● 设为首页
● 加入收藏
    首  页 教育概况  幼教教研  小学教研  中学教研  科研课题  师训研修  电教装备  校群活动 
当前位置:五通教师进修学校>>小学教研>>小教综讯>>2020年—2021学年度下期五通桥区小学集中教学视导情况综述
   

 

 

 

第十二期

九州·体育

2021423

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

 

 

2020年—2021学年度下期

五通桥区小学集中教学视导情况综述

 

为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,加强教学质量监控,切实提升我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,202139日至415日,区教研室小教组全体成员历时一个多月对全区17所小学进行了一期一度的教学视导。本期教学视导是常规检查性视导,视导工作按照《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评价方案》开展,通过听课、查阅资料、座谈、交换意见等形式检查。检查范围涵盖了贯彻教育方针和依法治校、课程开设、教学常规、教研活动、教育科研、艺体活动、教学管理、教研配合八个方面。经过汇总分析,现将本期教学视导情况综述如下:

一、整理资料促规范

各校基本能按照《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评价方案》中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资料归档,基本都能对应检查要点,资料收集也比较齐全,从制度、计划、过程记载、总结都能一一对应,部分学校还形成了专卷,做得好的学校有:乐山东辰外校、震华小学、实验小学、盐码头小学、新云小学。

二、狠抓常规促发展

从本次检查的学校资料来看,多数学校计划总结齐全,规章制度健全,质量管理把关严格,教学六认真基本落实到位,都能按照规定做到月查,做到从细微处入手改进教学问题,通过抓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过程规范,促进学科质量发展。

如:西坝小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管理挂钩,以质量定备课形式,定期开展教材解读与备课展示活动,有效促进部分薄弱学科质量提升。

乐山东辰外校狠抓常规,坚持知识过手堂堂清、单元清,坚持开展“1341”学术常规活动,坚持学本思维课堂与团队磨合,提出教学质量与绵阳对标,五年后与川内一流学校对标的目标,形成了目标管理、节点管理、闭环管理、笔记本管理的四大常规管理机制,促进了教师业务素养的迅速提升。

震华小学在常规检查中认真落实查--改三个流程,能明确指出备课、作业批改上的问题,并且有整改意见和跟进措施,做到了检查一次就改进一次。

金山小学本期精细分析各年级各班级考试数据,找准薄弱环节,提出整改措施,建立学科年级组长负责制,每周五集中半天时间,年级组长对该年级教师的备课、作业批改、单元学生考试成绩、后进生所有资料、听课记录等内容进行常规检查,并将检查的情况书面向教研组长汇报,教研组长书面向教导处汇报,每周一的教师会上,通报常规检查情况,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,及时指出,限期整改,促进教师有效教学。

三、创新教研求实效

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重点检查了2020年秋季学期,从各校开展教研活动情况看,多数都比较重视,能按照基本要求完成教研活动次数,能开展常规的诸如公开课、讲座,集体备课等形式活动,参与教研活动的人员基本达到了全覆盖,教研活动过程清晰,记载较细,有一定的研讨效果,其中部分学校教研活动有一定创新。

如:新云小学开展的同读同写活动,坚持每天教师与学生同读,坚持作文教学教师与学生同写,收到实效。

蔡金小学认真开展语、数、外学科学生竞赛活动,狠抓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,并且结合学科教研,开展了许多主题式教研,具有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特点。

实验小学各学科组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,形式有新教师见面课、品格教育故事创编、读书活动、演讲比赛、四校联动教研、青年教师赛课、教育集团质量分析等,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。

四、立足课堂提质量

本期我室小教组教研员深入学校听课238节,其中语文90节(两人);数学74节;英语34节;艺体22节;科学18节。达到优课的有71节;良好的有111节;中等的有51节;差的有5节。在深入课堂听课的同时教研员还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了检查,从检查情况来看,大多数老师都能提前备课,课前准备充分,上课认真,课后积极反思,批改作业及时纠错,单从备课情况来看,共检查上课教师备课379节,达到优课的有130节;良好的有166节;中等的有83节;差的有0节。总体来看,课堂教学行为规范,教学方法运用得当,多数教师知识能够过手。

五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

1、课程设置和执行情况参差不齐。从17所小学的课程设置来看,绝大多数按照省教厅《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(2015年修订)》执行,并且结合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,开设了书法、劳动课程,一二年级开设了科学课,周课时、科目设置、课时设置比较规范,但也有个别学校设置不规范的地方,如:课程名称不规范;任课设置不科学,个别学校把一门课安排不同教师任教;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设置不明确;个别学校为了统一放学时间增加课时现象依然存在。

在课程计划执行情况上更是不够规范,挤占课程现象依然存在,随意调课现象时有发生,部分学科兼职教师不按课表上课,不完成教学任务。

建议学校管理层加强课程管理力度,认真梳理本校课程设置,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开设课程,杜绝挤占课程现象发生。管理层要采用巡课、不定期抽查方式对课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,并做好记载,与个人业务考核挂钩。

2、教学过程管理还不够精细。多数学校教学管理依托教研组开展,教导处只简单抽查,这样的二级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弊端,就是教研组缺乏权威性,不能打破情面,直面问题,很多教学问题都是泛泛而谈,无关痛痒,且没有下一步的改进措施,每月检查问题都存在,老师们也就无所谓了。

备课这个环节,很多老师的备课缺乏对课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,教法单调,教学手段落后,呈现在课堂上的知识点泛泛而谈,课堂效率低下。还有很多采用成品教案和电子备课的教师没有二次备课的痕迹,照搬、照抄现象比较普遍,艺体学科尤其突出,简案多详案少。

在作业批改这个环节,有的教师作业批改不认真,字体潦草,不按格式写,部分作文批改没有激励性评价,评语笼统,不具体,千篇一律,个别教师没有总评,没有眉批,没有等次,只有一个分数;有的作业老师虽然改了,但没有要求学生修改。

领导干部深入课堂不够,部分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不多,深入教研活动次数不够,更谈不上对教学的引领。

建议学校管理层要深入教学一线,与教研组一同检查,尤其是备课、作业批改等重点环节精细检查,建立备课的等级评价机制和准入制度,把备课与课堂教学、与教学质量挂钩,引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,认真设计教案,认真上课。管理层还要定期将整改意见梳理出来,制定整改措施,下达整改时效。

3、教研活动的价值追求不够。虽然学校每期都组织了大量的教研活动,但是在我们的检查中发现很多教研活动形式单一,研讨深度不够,效果欠佳。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还是局限在校内,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较少,教研活动层次不高,类型不丰富,尤其是小规模学校教研活动闭门造车多,且多数是完成任务型。

建议学校管理层要统领教研活动的设计,与教研组一起研讨教研活动计划,做到主题鲜明,实效性强,多开展团队协作式、任务驱动式、联片活动式教研,在活动开展时管理层也要深入教研组,起好督促与评价作用,做到教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服务。

4、校本课程建设薄弱。目前,全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有一定探索的学校只有几所,多数学校没有起色,甚至完全没有。建议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,专人负责,开拓校本课程的建设思路,不要单纯地理解为校本课程就是地方课程,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找到适合学校校情的课程建设思路,可以把国家课程校本化,地方课程校本化,主题活动校本化,德育教育校本化,实践课程校本化,力争在三年内全区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。

5、教育科研工作重视不够。目前我区小学在研的市级课题有8个,分别在8所学校,区级课题在研的有5个,分别在5所学校,其余还有4所学校没有课题研究,教研科研处于空白状态。建议还没有课题的学校要积极主动申报,在五月底前争取立项。

教育之窗[2021]12期.pdf

 

 

 

 
   
Copyright ©九州·体育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8017号
地址:五通桥区竹根镇建设街2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