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 页 教育概况 学前教研 小学教研 初中教研 高中教研 艺术体育 科研课题 电教装备 师训研修 名师名校长
当前位置:五通教研网>>小学教研>>小教综讯>>教学视导促发展 精准把脉提质量
   

七十一

山市九州·体育

20241112

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

乐山市五通桥区教中心

 

 

教学视导促发展  精准把脉提质量

——2024—2025学年度上五通桥小学教学视导情况综

 

2024年10月9日至11月1日,区教研室小教组全体成员按照《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“诊断式”评价方案》对全区16所小学进行了一期一度的教学视导。本期教学视导通过听评课、查阅资料、座谈交流、意见交换等形式进行检查。经过汇总分析,现将教学视导情况综述如下:

亮点

一、教学管理

总体来看,全区各校教学管理较往期有明显进步,管理都较为规范,呈现的各项资料齐全,基本都能对应检查要点收集组卷,且归类比较清晰。

各校均按照《四川省教育厅九州(中国)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(2024年版)的九州·体育》文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,课程名称规范,部分学校重视校本课程建设,并取得一定实效,如:东辰外校大力开展校本必修和社团选修课程,引进科学STEAM课程,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。实验小学在三至六年级继续深化开展“强基计划”,新开设管乐、鼓号、AI等社团。跃进小学棕编、葫芦丝社团参加市区比赛获得良好成绩。

各校认真执行“双减”与“五项管理”规定,开展常态化的管理,严格执行“一教一辅”,建立学生作业校内公示制度、作业时间控制达标,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管理,坚持落实每天上、下午各一次阳光大课间,保证了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。

各项规则制度健全,从制度、计划、过程记载、总结都一一对应。

重视质量管理,各校质量意识有明显提高,建立了质量管理方案,有定期跟踪记录,有评价方案,学校层面质量分析报告均详实,部分学校还要求教师个人撰写了质量分析报告;管理上行政层层落实责任,多数学校实行了行政包年级制度,做到了定期检查,有记录,有反馈。如:蔡金小学分学科组开展质量分析;东辰外校形成四级质量管理方案,签订相应质量协议,对于弱班弱科弱师进行跟踪指导,收到实效。

强化了教学督查,都能按照规定落实学校、教导处、教研组三级教学督查,部分学校教学督查有特色,如:实验小学针对不同群体教师实施分级管理,对新进教师实施了“5+3”溪流计划,落实新进教师培养机制。东辰外校在教学督查中做到了每日检查,每日反馈,每周评价,每期考核。

二、教学常规

各校教学“六认真”管理均较为规范,落实了“六认真”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,建立了督促与整改制度,都能按照规定做到月查,做到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检查评价,基本落实了检查-小结-通报-整改四环节。

具体来看,教师教学计划总结齐全,个别教师关注了“三新”;多数教师备课认真,要素齐全,反思较为深刻;课堂教学有一定课改理念呈现,体现了学为中心思想;作业都能做到全批全改,多数学生改错认真,符号规范,作业整洁;重视培优辅差工作,有相应的管理制度,有一定记载。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学校在常规管理上有创新,如:东辰外校实行教师备课“三案定教”,即个人初备、集体研备、个性修订,上课采用七种课型模式“新授、复习、讲评、早读、书法、晚辅、走班”上课,课程部落实检查专课专用。实验小学继续在同年级同学科实行“四同步”原则,即课程资源同步、作业形式同步、作业量同步、作业评价同步,提高了管理效率,收到实效。

三、常规教研

各校教研组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,多数设有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综合学科,个别学校根据当前教育热点设置专项教研组,如:实验小学就针对思政教育设置了思政教研组。

教研工作管理规范,教研计划和总结齐全,部分学校教研计划紧跟形势发展,关注“三新”,拟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。教研活动均能做到间周开展一次,次数达标,记载详细;教研活动形式多样,主要有公开课、理论讲座、校际交流、集体备课等,教研活动过程清晰,人员基本达到了全覆盖,做到了有方案、有过程、有成果产出。多数学校能有效整合各类教研活动,把校本教研与集团教研、集体备课、大单元备课、教师技能比赛、优质课比赛等有机结合在一起,均能严格按照区上固定的教研时间开展活动,人员全覆盖,收到了良好的教研效果。

四、教育科研

目前,我区小学在研课题有42个,其中,国家级普教子课题4个、省级普教科研课题2个、市级普教科研课题16个、区级普教科研课题20个。除瓦窑沱小学没有课题外,全区其他15所学校全部有在研课题。部分学校课题研究热情高,立项数多,西坝小学在研市级课题2个,区级2个,冠英学校在研省级1个,市级1个,实验小学在研市级课题3个,东辰外校在研市级课题5个。从课题管理来看,多数学校课题立项规范,按时开题,前测工作规范;研究过程中有计划,有组织分工,有研究活动,有一定成果形态。

五、新教材培训

按照新教材培训的四个检查维度来看,全区多数学校拟定了新教材培训方案,组织起始年级教师参加了区级集中培训,部分学校还开展了校级培训,参培教师都撰写了培训心得,有的教师培训心得深刻真实,部分学校开展了新教材培训的专项教研活动,有机整合了教研工作,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很好落实“三新”,课堂有变化,知识过手到位,能力培养落实,核心素养得也发展。

不足

1、个别学校对待本次“诊断式”视导不重视。“诊断式”教学视导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校认真回顾和梳理一年的教学管理,找到管理中的亮点、不足点,以便来年改进。但是个别学校应付了事,与“诊断式”视导的初衷背道而驰,存在把去年的自我诊断报告完全照搬的情况,甚至于各项数据都和去年一样,反映出学校管理层对于教学过程管理的不重视。

2、质量差异较大。从全区2024年春季调考数据来看,依然存在学校间、学科间、班级间较大的质量差异,反映出我区整体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质量把控差异性较大,尤其是部分农村学校发展不力,提升不够,全区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不足。

3、教学管理不够精细。教学管理中缺乏课程意识,缺乏统筹意识,缺乏精细管理,缺乏逗硬举措,管理不能跟上改革步伐,缺乏创新。个别学校虽然意识到自身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,但缺乏有力的改进举措,较多学校不敢打破情面,落实整改,期期提出问题,期期依然存在同样的问题。问题集中反映在个别教师备课简略,字迹潦草,要素不齐,缺乏反思,成品教案没有二次备课痕迹;个别教师作业批改不认真,纠正学生改错不规范,作业不整洁,书写差;个别教师课堂没有体现新课标理念,课堂缺乏变革和创新性,教学方式单一低效,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,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;部分教师培优辅差落实不够,缺乏有效的措施,记载也不详细。

4、教研实效差。虽然各校教研活动频繁,但普遍缺乏主题引领,没有紧跟当前教改形势,教研活动形式单一,聚焦课堂变革、聚焦学生发展不够,研讨深度不够,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,教研低效现象普遍存在。尤其是小规模学校教研活动闭门造车多,“走出去”几乎没有,更没有“请进来”,教研活动应付了事。

5、教育科研工作缺乏统筹。教育科研工作的载体是课题研究,但是很多学校缺乏对课题研究的统筹管理,导致课题研究不够规范,研究轨迹不清晰,资料不丰富,研究成果不多,获得各级成果奖不多。甚至有的课题开题后就原地不动,没有相关的研究活动展开,更谈不上成果推广。

6、新教材培训缺乏前瞻性。新教材从今年秋季开始在起始年级使用,明年将扩大到三个年级使用,后年全覆盖,因此,新教材培训工作不是单单起始年级教师的事,学校应该至少将明年要使用新教材的年级教师纳入培训。新教材培训工作的最后落脚点在课堂,很多学校没有建立课堂跟踪机制,不能很好把控新教材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,不能很好收集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,不能掌握知识是否过手,能力是否得以培养,核心素养是否得以发展。

建议

1、善于总结与反思。“诊断式”视导是促进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抓手,各校要抓住契机,认真梳理和总结一年教学管理工作,反思得失利弊,提出改进意见。但是,部分学校的自查报告泛泛而谈,亮点提炼不够,问题查找不准,更没有相应的整改措施,希望来年有所改进。“诊断式”视导今后将成为工作常态,各校要早谋划,早准备,高度重视。

2、聚焦质量提升。我们在检查中发现,凡是教学过程管理精细、管理有创新的学校,教学质量同样优质,教师业务素养普遍较高,说明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,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。所以,强化质量管控,除了传统的分析评价、跟班巡课、结对帮扶等以外,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不可或缺。

3、要有统筹协调意识。教学过程管理工作繁琐而且零碎,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建立高效且精细的管理模式,统筹和协调好各项工作,既要按照规定完成相应任务,更要有创新,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,优化工作机制,追求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。

本期各校教学过程管理“诊断”报告我们将汇编成一册“蓝皮书”,请各校按照“诊断”报告结论,落实质量提升措施,对视导组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,落实整改举措,按照整改时间提交整改报告。

 教育之窗〔2024〕71期.pdf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  
Copyright ©乐山市九州·体育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备案: 蜀ICP备15008017号 川公网安备 51111202000144号
地址: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建设街290号